科技总会带给人类更多的方便与实惠,越来越多的技术已经倾向于利用太阳能,因为太阳能能源是可再生的,取值不尽的,同时也保护了我们地球的环境,科学家对太阳能集热工程应用到我们的嘴上了,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太阳灶的开发与应用历程吧
太阳灶的发展和应用
中国太阳灶的研究及推广应用已经历了三十个年头,从分散的探索性试验,到全国性有组织的联合攻关、深入系统的研究;从试制、试用,到组织工厂批量化生产、规模推广;从国家无偿投放、补贴推广,到半商品化、商品化销售。无论从设计理论、材料工艺、技术标准,还是工业化生产、推广销售及售后服务,太阳灶的技术和应用都有了长足的进展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引起国内外瞩目。目前,太阳灶的保有量已达到60余万台,是世界上推广应用最多的国家,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现就三十年来中国太阳灶的进展做一回顾和评价。
科研进展情况
中国第一台太阳灶于1956年在上海诞生,但作为一门技术为人们所重视和研究应该从1973年上海召开的太阳能技术交流会算起。这次会议之后,全国各地开始了不同规模的探索性试验,河南安阳研制出热箱式太阳灶,上海、北京、甘肃等地推出了不同类型的镜片聚光太阳灶。
1983年3月,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了18个国内研究、试制太阳灶有成就的单位参加的太阳灶联合攻关组,将发展迅速,但力量分散的状态纳入了深入研究的轨道,使太阳灶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。
1986年,中国政府将太阳灶的研究列入“七五”科技攻关项目,从财力、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,使太阳灶的发展逐步走向了归口管理、系统研究、计划推广的健康发展轨道,为国家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太阳灶技术。 经过几年的联合攻关,在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斗下,太阳灶技术在下述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